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温州医学院承办。本刊是眼科学与视光学领域的高级学术性期刊。以广大眼科医生、视光配镜师、眼视光学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本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论著,临床研究,病例报告,文献综述。本刊原刊名为《眼视光学杂志》,目前已被国内外数十种权威数据库收录。                

首页>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845X
  • 国内刊号:11-590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双效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01年第02期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吴德正;黄时洲;梁炯基;江福钿;高汝龙;吴乐正;马娟妹

关键词:多焦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病变, 特发性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色素变性
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多焦视网膜电图(ERG)对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RIS 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了11例(11眼)特发性黄斑裂孔,24例(25眼)视网膜脱离和15例(30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多焦ERG。测试野的水平视角为±26.6°,垂直视角为±22.1°,采用Burian-Allen接触镜电极,在8min(分16段)记录103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结果:与正常年龄组相比较,特发性黄斑裂孔,于1~2环N1波和P1波的平均反应密度低于正常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视网膜脱离,于脱离区N1波和P1波的平均反应密度比非脱离区要低,脱离区和非脱离区的N1波和P1波的平均反应密度比正常值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视网膜色素变性于1~6环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及平均反应密度均比正常值有显著延长和降低(P<0.05或P<0.01),但仍有50%的患眼于中心凹仍可记录到潜伏期正常、反应密度降低的N1和P1波。结论:多焦ERG对视网膜后极部病变,尤其是黄斑病变的视功能评定及病变定位有其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