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温州医学院承办。本刊是眼科学与视光学领域的高级学术性期刊。以广大眼科医生、视光配镜师、眼视光学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本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论著,临床研究,病例报告,文献综述。本刊原刊名为《眼视光学杂志》,目前已被国内外数十种权威数据库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4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09/R

邮发代号: 32-10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500.00

杂志荣誉 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845X
  • 国内刊号:11-590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双效期刊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1年第6期文章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风险评估的判别研究

    目的探讨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筛选有诊断价值的因子,构建判别函数对糖尿病人群进行视网膜病变(DR)的风险评估.方法横断面研究.以2型糖尿病(DM)人群为研究对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为分组金标准,收集对照组150例(无DR),病例组100例(DR).病例组又按照眼底病变分型标准分为早期非增殖性DR组(轻度NPDR组)33例、中重度非增殖性DR组(中重度NPDR组)50例、增殖性糖尿病性视......

    作者:任洪芹;朱鸿;施彩虹 刊期: 2011- 06

  • Moria OUP-SBK和Schwind C.P角膜板层刀制作LASIK角膜瓣的形态比较

    目的对角膜板层刀MoriaOUP-SBK和SchwindC.P.制作LASIK角膜瓣的规则性、稳定性及精确性进行比较,为临床选用角膜板层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准备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及散光的44例患者按照使用的机械角膜刀不同分成SBK组(使用MoriaOUP-SBK角膜刀,24例48眼,预期制瓣厚度100μm)和CP组(使用SchwindC.P.角......

    作者:李翔;余野;汪凌;苟苏庆;余海娜;林铁素;李楚;叶琼 刊期: 2011- 06

  • Acrysof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疗效评估

    目的比较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Acrysoftoric(AcrysofSN60TT)人工晶状体(IOL)和AcrysofSA60AT球面IOL后的视觉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术前角膜散光大于1.0D的白内障患者96例(104眼),其中56眼植入AcrysoftoricIOL(Toric组),48眼植入AcysofSA60AT球面IOL(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裸眼视力、佳矫正视......

    作者:黄振平;薛春燕;施宇华;朱婷;陈月芹 刊期: 2011- 06

  • 正视儿童视近条件下对显示终端不同颜色光线的调节反应

    目的研究正视儿童在视近条件下(50cm)对显示器终端不同波长光线的调节反应.方法横断面研究.招募正视儿童14例,注视50cm处显示屏上动态呈现的不同颜色字体/背景组合的视标,视标颜色组合根据字体颜色及背景颜色的不同,分为背景颜色对比组合(黑字/白底、白字/红底、白字/绿底、白字/蓝底)和字体颜色对比组合(黑字/白底、红字/白底、绿字/白底、蓝字/白底),应用shinniponNK-5001R红外自......

    作者:朱晓伟;付东;蓝卫忠;王冬梅;赵峰;杨智宽 刊期: 2011- 06

  • 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形态及数学模型研究

    目的研究近视成年国人角膜的前、后表面形态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方法数字模拟研究.用OrbscanⅡZ采集494只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的地形图数据,计算得到角膜前、后表面各特定点三维坐标值(X值、Y值、Z值)并且导入统计学软件SAS8.01,用非线性回归法拟合判断单眼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1.00D为梯度将角膜前表面屈光力为40.00~47.00D的眼分为7组,随机选择每一组90%的眼,......

    作者:符爱存;包芳军;王晓幸;王勤美 刊期: 2011- 06

  • 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眼的注视性质,评价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裂孔孔径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38例(40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全层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行MP-1微视野检查,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注视位置和固视稳定性.对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和稳定性分别与裂孔孔径之间的关系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40只患眼均形成偏心注视.其中偏心注视点在裂孔上方......

    作者:贾亚丁;栗改云 刊期: 2011- 06

  • 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症患者发生的年龄、眼轴、视力情况,以及其影像学特征和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611例(992眼)高度近视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B超、IOLMaster、主觉验光、裂隙灯、眼底(散瞳)等检查,其中经OCT检查存在视网膜劈裂者79例(97眼).根据视网膜劈裂的位置分为黄斑中心凹劈裂组43例(51眼)与黄斑旁中心局部劈裂组36例(46眼)两组,对两组的年......

    作者:朱双倩;薛安全;俞阿勇;刘春雷;朱仙鸟 刊期: 2011- 06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青壮年近视患者玻璃体后脱离的影响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青壮年近视患者玻璃体后脱离(PVD)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合眼部B超对305例(607眼)青壮年近视患者于LASIK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PVD检测,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PVD发生率的变化.并对术前OCT证实的PVD阳性眼进行术后黄斑周围四方位PVD高度、范围的检测与量化分析.数据采用x2检......

    作者:朱寅;陈辉;刘朝阳;贾砚文 刊期: 2011- 06

  • 去瓣与留瓣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去瓣与留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结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6例(52眼)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随机选择在一眼行去上皮瓣Epi-LASIK(去瓣组);对侧眼则行常规保留上皮瓣Epi-LASIK(留瓣组).术后2h,1、3、5、12d及1、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等效球镜度和裸眼视力;采用Wilcoxon秩和检......

    作者:张钰;陈跃国;夏英杰 刊期: 2011- 06

  •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一家系

    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occultmaculardystrophy,OMD)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2010年10月我们诊断了来自一个家庭的3名患者.包括母亲和2个女儿.病史中姐姐24岁,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10年;妹妹19岁,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7~8年;母亲45岁,主诉双眼视力逐渐下降5~6年,患2型糖尿病4年.眼科检查中佳矫正视力:姐姐:OD:~5.00DS=0.3,OS:-5.......

    作者:王敏;徐格致 刊期: 2011- 06